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探討多項議題
市民日報 | 2019-09-22
澳門經濟學會、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昨合辦「第二屆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來自中港澳的專家學者,集中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挑戰及策略,涉及大灣區五大戰略定位、加強區內4個中心城市作用及推進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等議題進行探討。

  論壇昨早在澳門大學舉行,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所長謝兵、暨南大學副校長張宏、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署理所長許志樺、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等出席。

  劉本立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去年10月成立並在暨南大學舉辦了首次研討活動,今次是第二屆,論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挑戰及策略」這一主題進行,議題涉及「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戰略定位」、加強粵港澳大灣區4個中心城市作用、推進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港澳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等方面進行研討,議題切中《規劃綱要》最具特色和最為核心的內容,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認定發揮四大中心城市引領作用

  劉本立又指,按照《規劃綱要》,澳門與香港、廣州、深圳並列為粵港澳大灣區4大中心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發揮核心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上述4個城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支點城市。區域經濟學有一個重要理論叫「輻射理論」,指的是經濟發展水準和現代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地區,與經濟發展水準和現代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地區,進行資本、人才、技術、市場訊息等的流動,和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傳播,通過流動和傳播,進一步提高整個區域經濟資源配置的效率。

  劉本立最後說,《規劃綱要》提出,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實際上就是面輻射的重要體現,所以《規劃綱要》實際上體現了包括點、線、面輻射理論在內的區域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這些理論在付諸實踐過程中也會產生許多新的問題,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廣闊舞台。

  其後,來自中港澳的專家學者,分別就關注大灣區規則機制銜接、著力建設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從當前形勢看大灣區急切工程、大灣區基建等議題作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