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只升不跌之迷
第 44 期經世濟民 | 2013-08-19
從經濟學原理分析,房地產價格主要由兩方面決定,一是住宅單位供應量,二是住宅單位的需求量。當需求大於供給時,住宅單位價格上升;反之,住宅單位價格下降。住宅單位需求量包括:實質的居住需求和投資需求,而上周我們只提到目前澳門實質的居住需求已經較為驚人。投資需求方面,在當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紛紛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增加流動性及超低利率環境下物價飛漲,貨幣購買力大大下降,在當今住宅單位需求中,出於投資目的,甚至是投機目的,估計相當不少。

近年來,博彩業發達帶動相當一部分人富裕起來,在其他投資渠道不盡暢通,手中富餘資金較多的情況下,投資房地產就成了熱門,甚者超出自身收入的積蓄能力,運用金融手段參與房地產投資。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來,確實為這些房地產投資者賺了不少錢。與此同時,利之所在,衆所皆知,不僅是本地投資者皆知,國際性投資者也皆知,從而形成巨大的羊群效應,產生更多投資性需求。這部分投資或投機性需求佔總房地產交投量相當不少。

其次,囤積居奇。一些房地產開發商/投資者出於增收的目的,為了利潤最大化,賺取更高回報,在房地產市場經營運作過程中,有意惜售或緩售,甚至是假售,一方面測試市場反應及意向價格,另一方面可以放大供需缺口。舉例說,一幢規劃興建500住宅單位的項目,發展商一般會分階段出售,發展初期一般只會推出5至10%單位以市場價格或略高於市場價格出售,測試市場反應。第二階段推5至10%,出售價格又稍高於第一階段,以擠牙膏式緩售或惜售,價格一路推高,以賺取最高回報。從自由市場經濟的角度,這是恰當的商業行為,投資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無可厚非。從社會正義角度,似有不當。自由市場經濟環境下,恰當的商業行為會進一步刺激投資性需求,拉動樓價上漲。而且,供需兩方面往往受到心理影響,價格越是上漲,心理需求也就越大,正所謂買升不買跌,更甚者形成恐慌性需求。

其實,樓價只升不跌,供需失衡固然是基本因素,但土地和建築成本(包括建材、人力資源等)的上升,也是無法迴避的因素。由此可見,樓價只升不跌,因素是多方面的。要調控樓價,短期內難度確實不小。

澳門經濟學會柳智毅
macau.econom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