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因與果
第 82 期經世濟民 | 2016-06-27
英國於本澳時間廿四日下午一時宣佈“脫歐”公投消息,“脫歐派”以約1,741萬票稍力壓“留歐派”取得勝利。隨即給全球匯市及股市帶來較大的市場波動。

英國已不是首次進行“脫歐”公投,英國自七十年代起便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一分子,並早於一九七五年曾進行公投決定脫歐與否,當年結果是“留下”。其後歐盟成立,雖然英國要遵守歐盟體系相關規範及承擔義務,包括移民政策、貨幣、產業、稅法、公司法、公共事務等歐盟協議,讓英國損失許多原本國家事務的自主權。但歐盟給予英國保留英鎊的匯率自主權,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不用承擔貨幣使用的相關義務,貨幣自主權獲得更高自由度。

但自一一年歐債危機爆發,由於德國所佔的經濟比重最大,為解決金融和經濟所造成傷害,最終歐盟採納德國的“財政條約”以及“撙節政策”。雖一定程度能提升歐元在國際的競爭力,但同時削弱了其他會員國的經濟成長效益。加上歐盟成員國國力不一,經濟較好的歐盟國需照顧如希臘、西班牙等經濟實力較差國家。此外,一五年英國對歐盟總支出為178億英鎊,在歐盟中僅次於法德兩國。然而,英國從歐盟獲得的補貼僅為49億英鎊。據脫歐派預計,英國為歐盟成員身份每周至少花費3億5千萬英鎊。若脫歐成功,這筆財政預算可投放於其他直接與英國人民利益相關的領域。故英國成功“脫歐”,不但減輕其財政壓力,英國不再受“歐盟”掣肘,將重奪國家一切事務的自主權。

儘管如此,英國仍需因“脫歐”付出代價。鑒於未來政治形勢不明朗,不排除投資者或外資企業資金撤出英國;加上英國僱用來自歐盟各國220萬勞工,“脫歐”使得英國源用歐盟的勞工自由流動政策劃下句點,英國未來恐面臨人資短缺及成本上升窘境。再者,英國與歐盟經濟一體化將受到明顯的矛盾和衝擊,對英國有負面影響。例如雙方貿易往來可能面臨更多壁壘,另失去歐盟成員資格,也意味喪失不少對歐洲事務話語權,使英國在國際政治上可能更為孤立。

“脫歐”將令英鎊及歐元的貨幣大大減弱,未來仍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極有可能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再加上意大利及法國等國家右翼團體有意舉行“脫歐”公投,未來歐元區將可能面臨更大挑戰。市場資金將繼續流入美元及日圓區避險。預料未來一段時間環球金融市場將十分波動,投資者注意風險。

澳門經濟學 劉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