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趨白熱化
第 106 期經世濟民 | 2018-06-25

美國總統特朗普所倡導的“美國優先”、“保護主義”抬頭形勢下,自本年三月廿二日起,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備忘錄,“三○一”調查認定中國涉及強迫美國企業技術轉移、竊取美企知識產權及惡意收購美國高科技企業等,美方研擬要求中方銷往美國的產品課徵百分之廿五的關稅。雖然雙方曾進行三輪貿易磋商,但於本月十五日,美方突然宣佈對中國價值五百億美元的商品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同日,中方立即回應,以同等規模、同等力度對美國進行徵稅措施,雙方此前磋商成果幻滅。

另一方面,美國最新宣佈向中國價值五百億美元的商品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另一方面,宣佈對歐盟、加拿大等國家的鋼及鋁分別徵收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十的進口關稅。其後,歐盟內部也擬妥報復清單,鎖定包括花生醬、牛仔褲、威士忌及摩托車等價值約廿八億元產品課徵報復性關稅。

世界貿易組織(WTO)指出,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將擴張百分之四點四,比去年下跌零點三個百分點;並表示限制性貿易政策措施,將加大增加企業及消費者未來的不確定性,而美國對中國及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推動關稅措施,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升高,嚴重影響全球貿易和產出,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以史為鑑,回顧過去貿易戰從來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正確途徑。其中,較為經典莫過於一九三○年美國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對超過二萬種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但法案通過後交易夥伴們也毫不猶豫地採取了報復性關稅措施,最終一九二九至一九三四年間,全球貿易規模萎縮大約66%。當年美國GDP跌幅一度達30%,失業率達到20%以上。

無奈地美國未能吸取教訓,隨着全球貿易戰不斷升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貿易戰可能會破壞多年來最廣泛的全球經濟擴張,打擊全球經濟增長。此外,環球經濟形勢仍未明朗,雖“美朝峰會”順利進行,緩解市場對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市場擔憂歐元體系將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整體投資氣氛淡弱,避險意識有所增強,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未見樂觀。

澳門經濟學會劉熹明

新聞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