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借大橋思考發展機遇
第110期經世濟民 | 2018-10-29
本月廿三日,“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經濟學會早在一五年出版《港珠澳大橋對澳門經濟影響的定量研究》,當中提到根據城市經濟學理論,一個發達城市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作為其腹地的擴展區域,以承接作為增長極的城市輻射效應,同時有利於轉移城市的企業與人員,從而緩解城市“集聚不經濟”。如今隨着澳門特區政府逐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共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是澳門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發展要求。

一七年粵港澳大灣區GDP首次突破十萬億人民幣大關,折合目前逾1.4億美元,港珠澳大橋作為承接粵港澳三地的交通樞紐,將大大壓縮往來珠江東西兩岸地區的經濟成本,對推動灣區城市間的協同發展,以及推動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正面作用。對於澳門而言,大橋的開通有效實現國際旅客、旅遊資源和設施共用,吸引世界各地旅客前往度假消費,有利澳門吸納更多國際化旅客,有助澳門發展成 “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港珠澳大橋長遠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增添不俗的經濟動力,筆者認為大橋無疑為澳門打造幸福窗口,但澳門土地資源匱乏,大橋澳門出入口位置東方明珠圓形地一帶,結合關閘口岸人流及車輛,預計該區交通壓力將會逐步加大,若相關問題未能及早制訂政策及解決方案,不但面對澳門的旅遊承載能力挑戰,而且對灣區的整體形象及競爭力有所損害。

大橋通車後,能否與香港政府商討將短途飛機航班分配給澳門處理,在不存在惡性競爭下取得雙贏局面。奈何澳門機場目前容客量有限,擴建工程仍未有具體方案,長遠發展必然受阻。

筆者建議澳門特區政府深思如何借助港珠澳大橋優勢,發揮澳門獨特優勢。一方面加快對關閘口岸及大橋的人流和車流模擬分析,並盡快完成相關交通網絡措施,增強澳門旅遊承載能力。另一方面建議政府盡快落實澳門機場擴建工程計劃,以及制定相關時間表。此外,務求短期內能與香港政府商討兩地機場協調機制,為澳門承接更多短途航班打好重要基礎。

澳門經濟學會 劉熹明

新聞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