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清零”時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
第154期 經世濟民 | 2022-07-25

  近期澳門迎來新一波疫情衝擊,因奧密克戎變異株BA.5傳染力強,較以往新冠病毒更容易在社區內廣泛傳播,故使本次疫情撲滅工作充滿難度與挑戰。在特區政府帶領和全澳居民的積極配合下,本輪疫情進入了防疫“鞏固期”,本地經濟活動正有序地恢復運作。

  不過,本輪疫情讓社會各界付出了相應經濟代價,並打亂澳門整體經濟復甦的步伐,各行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特別是從事酒店、旅遊、零售等行業的僱主和就業居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就是次疫情對經濟影響,特區政府及時啟動兩個“百億抗疫援助”措施,與全體居民在疫情中共度難關,一定程度穩定社會信心。然而,隨着新病毒傳染力強,未來在“動態清零”抗疫工作與穩住經濟社會盤之間取得平衡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筆者提出以下意見:

  首先,盡早撲滅疫情,將經濟損失影響降至最低。現時澳門抗疫正進入“鞏固期”,倘若面對下一波疫情時,冀特區政府保持撲滅疫情的力度,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慎防疫情反撲,以便早日過渡至疫情“清零期”,有助本地工商活動全面恢復,力求將疫情對澳門經濟損失減至最低。

  其次,參考其他城市經驗,推出一系列消費活動幫助市場紓困,透過財政資源作出精準調撥,增加對受疫情尤為影響的行業的支持力度,消費者能通過領取消費券的惠民補貼方式,以更優惠價格引導他們進一步消費,發揮公共財政資源對消費市場產生的乘數效應,共同提振本地消費,最大程度上擴大内需。

  第三,爭取“後清零”時期在滿足本澳、內地和香港的防疫指引和健康申報的條例下,根據疫情的變化動態更新在抗疫常態化下的有關人員互通機制,盡可能在防疫抗疫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將有助未來澳門經濟更好地走出現時低迷境況。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 劉熹明

來源:澳門日報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