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走勢及分析 |
---|
第185期 經世濟民 | 2025-03-31 |
國際油價走勢及分析 近年,國際油價總體呈高位回落並有所喘定的走勢,WTI原油期貨價格從二二年三月的高位近一百三十美元/桶,下跌至近數個月介於六十至八十美元/桶之間,呈現區間波動的情況。國際油價走勢始終受多方因素共同影響,其中市場需求、地緣政治、美元利率、原油產量、原油庫存量等因素尤為關鍵: 貿易戰影響能源需求 第一,原油需求直接影響市場價格。經濟景氣及季節轉變能直接導致市場需求變化,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經濟增長時,能源需求增加,油價往往隨之上漲,反之則可能下跌。此外,美國近期對多國展開貿易戰,影響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作,對經濟發展及能源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第二,地緣政治是影響油價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近期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持續,但已見有所緩和的跡象。俄烏衝突趨緩有望使俄羅斯的能源更穩定地供應到國際市場,從而對油價產生一定的平抑作用。 第三,美元利率預期影響油價的表現。當前,美國對多國加徵關稅,引發全球貿易磨擦,多國對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美國國內商品價格或會因關稅的增加而上升,美國經濟甚至可能出現滯脹。市場預期美元利率未必出現預期的回落,利率及美滙指數偏高抑制市場需求,壓制油價反彈空間。 供應庫存減推升油價 第四,原油供應與庫存的影響。從以上因素可以預料近期油價將承受不少下行壓力,為應對相關情況,產油組織可能會選擇減產以維持油價穩定。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宣佈對購買委內瑞拉原油的國家徵收兩成五關稅,這亦間接促使市場避免購買委內瑞拉的原油,變相造成供應減少,油價受消息刺激而上升。同時,美國政府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原油庫存減少三百三十四萬桶,這亦使油價受到支持。 綜合以上,暫未見原油價格有長期大幅上升或下行的因素,油價將有望保持平穩發展。隨着油價保持平穩的走勢,將緩解部分國家應對通脹的壓力,央行無需過度收緊貨幣政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之一,油價平穩有利於去除企業生產成本波動的風險,從而提高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然而,在當前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中國還需關注貿易戰與國際需求減少對產品出口的影響。 澳門經濟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梁嘉豪 新聞剪報詳閱: 澳門日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