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們
學會簡介
學會章程
領導架構成員
諮詢會成員
名譽架構成員
入會申請
學會動態
學會活動
學者專訪
專題報導
專欄
《經世濟民》
理事會工作報告
相關網站
研究成果
專題研究
《澳門經濟》學報
景氣指數
學術活動
澳珠合作發展論壇
澳門經濟論壇
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
學術交流
澳門經濟論文比賽
其他
學會動態
學會活動
學者專訪
專題報導
專欄:《經世濟民》
相關網站
電子消費優惠遜於消費卡? 經濟學者籲市民宏觀評價
力報 | 2021-03-16
特區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備受關注,坊間有不少意見認為消費優惠計劃不如去年的電子消費卡,市民直指「本身已無錢,何來有錢再消費先攞到優惠」;而「三倍核銷」的方式,亦有市民憂慮或要面對商家加價。
對此,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消費優惠其實是要用槓桿方式拉動更大消費,呼籲市民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評價有關措施。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新一輪消費刺激措施,其中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引起不少批評。立法會議員林玉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有關措施其實與商家、電子支付平台不時推出的消費優惠沒有分別,認為這種「援助」不夠力,且用錯力。她又指,電子消費優惠是小額優惠,多數市民只是在購買生活必需品時順帶使用,質疑無法產生刺激消費的作用。林玉鳳說,去年兩期電子消費卡使用公帑58億元,由於受惠對象、發放方式不同,「一樣的公帑卻沒有一樣的效力,難免令市民失望」。
工聯:僅刺激消費 未直接協助居民
另外,有工聯議員亦指出,有關計劃較為集中在鼓勵消費方面,未能直接協助居民,尤其失業及放無薪假等人士,希望政府再推出經援措施,例如多派一期消費卡,推出水、電費補貼等,直接減輕居民家庭開銷,助居民渡過難關。
政府出一份 消費者出三份
而經濟學者則有不同看法。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消費優惠計劃其實是要採用槓桿方式,政府出一份,刺激消費者出三份,且加上是次計劃的對象含蓋本澳居民、18 萬外僱及在澳就讀的外地大專生,便可進一步利用槓桿效應拉動更大消費。他稱,有留意到「沒錢消費」的聲音,強調這要視乎市民個人的消費意願及能力,政府提前於4 月發放現金分享,某程度上亦是解決了錢的問題。
他稱,是次計劃與去年直接派消費卡相比是較為複雜,但政府根據目前經濟環境,也要實行審慎理財、瞻前顧後,以及相信政府亦有參與鄰近地區的經驗才會推出此方案,能夠做到善用公帑之餘,亦利用槓桿原理拉動內循環消費。
劉本立指,今次整個「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還包含其他不同範疇的措施,呼籲市民以更宏觀角度來評價整個計劃,亦建議當局未來需多作宣傳。
陳家良:需要商戶推出更多優惠配合
行政會委員、街總理事長陳家良則表示,以往消費卡措施的槓桿效果不明顯,根據當局數據,拉動的經濟效應只為13%,所以今次當局希望能「做大個Pool 」,拉動政府與居民雙方均投入資源到市場消費。
他續稱,是次計劃如要進一步起到作用,更需要商戶推出相關折扣優惠來配合,整個消費過程由政府、市民到商戶均投入資源,所能起到的槓桿效果也更為明顯,這亦是當局因應社會不同時期需要而作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