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地緣政治嚴峻 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
市民日報 | 2023-11-06
  由澳門學者同盟舉辦、澳門基金會資助的「『一國兩制』在澳門:理論與實踐──澳門作為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在國家『雙循環』格局中的意義及作用」學術座談會昨早在萬豪軒酒家舉行,邀得本澳理論界16家學術機構和團體的代表,圍繞「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就澳門作為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如何助力國家「雙循環」發展、助力國家打造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國際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窗口等展開討論。

  有學者認為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澳門特區可在承擔國家「雙循環」中轉樞紐職責、分散國家「雙循環」發展風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配合國家所需 助力搭建平台

  澳門學者同盟會長駱偉建於會上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澳門作為國家實行「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應當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在國家「雙循環」格局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作用。

  中聯辦研究室主任管延斌強調,澳門要配合國家所需,發揮澳門所長。認為國家所需有4個方面,一是澳門要助力國家的「雙循環」發展;二是澳門要助力國家達到經濟技術合作平台;三是要助力國家人才高地的建設;四是助力國家搭建人文交流、文明互鑑的平台。

  服務國家戰略 促澳經濟多元

  澳門學者同盟副會長唐繼宗則稱,目前整體國際環境可看到,在如斷鏈、逆全球化等外部環境下,國家發展存在一定的機遇與風險,認為澳門特區可發揮中轉樞紐及幫助國家發展分散風險的角色功能。

  又指西方經濟體或外部市場,直接進入內地可能會出現障礙,或內地資本、人才、企業到國際市場投資亦存在一定風險或障礙,本澳作為單獨關稅區,可助力國家分散風險,以及做好中轉樞紐角色。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表示,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形勢,澳門自由港地位及單獨關稅區的作用將會更為凸顯。他建議結合國家「雙循環」戰略部署和澳門「1+4」適度多元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發揮澳門內通外聯作用,將澳門打造成為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同時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動力。

  用好歸僑優勢 促進民心相通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提出,「桌子雖小,也可唱出精彩大戲」,澳門今後應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扮演「精準聯繫人」角色,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助力國家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譜寫「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新篇章。

  他為此提出3點建議:一是利用制度優勢及橫琴合作區建設機遇,以科技創新增強新質生產力,引領經濟多元發展;二是利用區位優勢和自由港地位,通過建設中葡平台聯通世界,在「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經貿規則產生影響力;三是發揮歸僑僑眷眾多的優勢,向外展示好中華優秀文化和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新聞剪報詳閱: 市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