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作為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 學者觀點認為可在國家「雙循環」中發揮重要作用
正報 | 2023-11-06
  2023年11月5日,由澳門學者同盟舉辦、澳門基金會資助的“‘一國兩制’在澳門:理論與實踐──澳門作為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在國家‘雙循環’格局中的意義及作用”學術座談會順利舉行。座談會邀請澳門理論界16家學術機構和團體的代表,圍繞“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就澳門作為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如何助力國家“雙循環”發展、助力國家打造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吸引國際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窗口等方面展開討論,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

新形勢下要在「雙循環」發展格局中發揮助力

  澳門學者同盟駱偉建會長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澳門作為國家實行“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應當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在國家“雙循環”格局及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揮作用。

  澳門學者同盟唐繼宗副會長代表主辦單位發言,指出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澳門特區可以在承擔國家“雙循環”中介樞紐職責、分散國家“雙循環”發展風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澳門經濟學會柳智毅理事長表示,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形勢,澳門自由港地位及單獨關稅區的作用將會更為突顯。他建議結合國家“雙循環”戰略部署和澳門“1+4”適度多元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發揮澳門內通外聯作用,將澳門打造成為國家雙向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同時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動力。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陳志峰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表示,“一國兩制”是澳門社會、經濟穩定的重要基石,目前中美競爭及合作已進入新常態,用好澳門優勢對外開放,助力國家進一步參與國際分工是澳門發揮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作用的意義所在。要通過強化一體化公共服務、營造開放且創新的市場環境,使澳門提升自由港和經濟發展新優勢。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林志軍會長認為,澳門應認真考慮如何通過澳門獨立關稅區地位進行貿易活動和融資安排,通過在岸和離岸結合方式進行國際貿易和金融活動,鏈接國內和國際市場,助力國家“雙循環”。

  澳門社會調查研究會理事長江華梳理了“自由港”地位及能夠帶來的優勢,並結合澳門特區的實際情況分析澳門存在的不足,針對性地提出在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建議。

結合中葡平台定位優勢積極作為

  學者認為,澳門可以結合中葡平台的定位,積極促進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貿易,助力國家“雙循環”。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葉桂平主任建議:一是利用制度優勢及橫琴深合區建設機遇,以科技創新增強新質生產力,引領經濟多元發展,二是利用區位優勢和自由港地位,通過建設中葡平台聯通世界,在“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經貿規則制定方面產生影響力,三是發揮歸僑僑眷眾多的優勢,向外展示好中華優秀文化和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澳門理工大學“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梁淑雯講師指出,應結合澳門自由港政策,優先做好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的商貿交往,要助力國家的高新科技產品“走出去”,幫助開辟歐洲、非洲及南美洲的市場,服務於國家的“雙循環”格局。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黃珮琳副主任表示,憑藉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的貿易便利、CEPA的實施、中葡論壇和橫琴深合區的建設等,加速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可以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和區域性金融中心。

立足澳門善用大灣區及深合區機遇

  澳門大學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蔣朝陽主任指出考慮到澳門自由港地位和單獨關稅地區的局限性,在粵澳合作的框架下,可思考將橫琴深合區納入澳門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地區的範圍,以擴大這些制度優勢的覆蓋面。

  澳門政治經濟研究協會副劉成昆副理事長表示,澳門發揮其地理位置和制度優勢,成為連接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橋樑,同時,利用其高度國際化優勢,積極參與國家外循環建設和國際經濟合作交流。

  澳門家國情懷歷史學會白絮飛理事長指出,澳門現在應該突破發展桎梏,善用橫琴深合區,對標國際最高規則標準,將橫琴打造成為內循環與外循環的切入點。

  澳門創新發展智庫謝英研究員指出,要將推動澳門經濟發展融入國家“雙循環”的經濟體系之中,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工商經貿合作與協調發展,推進國內外在工商企貿領域的務實合作。

  思路智庫庄真真秘書長表示, 澳門有可借助珠海的深水港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優勢,通過粵澳合作把深合區建設成為轉口貿易區,助力國家“雙循環”戰略發展。

澳門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民聯智庫關少偉副理事長表示,發揮以澳門為核心的離岸市場獨特優勢,吸引科研機構、企業、專業人才滙聚,孵化優勢產業,構建資本驅動科技、產業發展的高品質良性循環。

  博士智庫理事盧子健博士指出,為配合美麗中國建設,澳門應推進建設綠色低碳城市的發展,成為中國標準甚至國際標準的模版。

  澳門社會治理研究學會婁勝華會長在發言中指出,澳門在國家“雙循環”格局中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還存在着一些政策衝突,在推進澳門與灣區內地城市在民商事規則銜接過程中,應考慮如何消除衝突性政策的影響。

新聞剪報詳閱: 正報

與會嘉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