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澳需備底線思維 防範風險
澳門日報 | 2025-03-06
政府工作報告提振各界信心

學者:澳需備底線思維 防範風險

【本報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展述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以及提出多項工作涉及提振消費、民營經濟、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穩樓市和股市等。有學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振市場和各界信心,但澳門也要具備底線思維,積極解決問題和防範各類風險。

經濟好始能改善民生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表示,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國家把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並採取一系列舉措,如提高赤字率、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來提振內需。內地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有助增強內地和澳門各界的信心。如內地旅客是澳門重要客源,其消費信心的恢復,對提升旅客消費至關重要,也將為澳門經濟提供有力支撑。

他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對澳門意義重大,“發展好經濟,才有底氣改善民生”。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面對外部複雜形勢時相對脆弱。當前外部地緣政治複雜,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澳門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不過,澳門有強大的祖國作為堅實後盾,可借助國家力量應對外部風險。但澳門自身也要具備底線思維,積極解決問題和防範各類風險,這些風險包括澳門房地產價格下滑,消費外流、商界投資信心下跌,居民消費謹慎等。

此外,還要平衡好政府收入和開支,警惕銀行體系不良貸款比率上升趨勢等問題。

提升中小企適應能力

劉本立認為,總理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無疑提振市場信心,但落實和傳遞還需要一定過程。近期澳門經濟復甦步伐有所放緩,企業經營存在差異。若政府不採取措施,預料今年本澳經濟或只有單位數增。

內地《民營經濟促進法》有望盡快出台,這有助刺激內地民營企業活力。反觀澳門如今消費外流,影響中小企業生意,單純推行刺激消費措施非長遠之計。建議在發展綜合休閒旅遊的同時,多考慮結合四大新興產業,並讓綜合旅遊業惠及更多中小企業。同時也要想方設法提升中小企業適應能力,適應客源變化、消費力變化。

此外,澳門要突圍,還離不開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中找準定位,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如發揮好澳門“內聯外引”窗口作用,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詳閱: 澳門日報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