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主人翁姿態 開創“澳琴一體”新局 |
---|
澳門日報 | 2025-05-13 |
強化主人翁姿態 開創“澳琴一體”新局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在澳門展開深入走訪和系統調研,對象包括政府機關、立法機構、愛國愛澳社團及人士。從文化遺產到土地利用,再到海域資源開發等,全方位、多維度地了解了澳門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藍圖。夏主任對新一屆特區政府的良好開局給予了認可和肯定,並多次強調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重要性,昨天上午特別用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與特區政府官員及工商界別展開座談會,指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緊迫性,寄語港澳工商界及企業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發揮自身優勢,增強自身發展力量,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堅定的信心與鼓舞力量,更是在百年變局與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澳門“一國兩制”邁入新階段、展現更強大生命力指明方向並提出更高期望。作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示範、祖國的“掌上明珠”、國家對外開放的橋頭堡,澳門應當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增強澳門發展憂患意識,切實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居安思危,是澳門“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和經濟社會繁榮穩定必須秉持的清醒態度。當前國際發展形勢變亂交織,大國博弈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且存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不安全因素。對於澳門來說,長期以來經濟和產業方面的深層次矛盾並未根本解決,未來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是不容忽視的。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立足國家發展全域,增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克服狹隘、短視和功利的發展觀念,團結一心,始終與祖國站在同一陣線,同呼吸、同命運,必須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使命感和危機感,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當中,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第二,要以敢闖敢試的擔當精神,全力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已進入關鍵階段,前路任重而道遠。澳門作為微型外向型經濟體存在較多先天不足的弱點,但過去在中央政府的關懷和強而有力的支持下,特區政府透過制訂產業多元策略及規劃、訂定並發展重點項目、加強人才引進及培養、發揮“內聯外通”的橋樑作用等,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持續創造條件和打好基礎。面對國際競爭加劇的嚴峻形勢,我們必須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及“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堅定意志,拿出“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改革魄力,集中資源、科學規劃,圍繞發揮國家發展所需,發揮好自身的特色與優勢,重點培育有國際競爭力、有帶動效應的產業或項目,引入並培育一流人才,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構建更具韌性和活力的產業市場環境,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第三,要切實強化主人翁姿態,開創“澳琴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習近平主席在去年視察橫琴的時候提到了“三個要看”。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橫琴合作區在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要有實質性成果。此次夏主任也強調“澳門要把發展橫琴當做自己事”,這對澳門參與共建橫琴合作區來說,具有極為深刻的指導意義。澳門在橫琴發展的具體事務上要徹底破除“旁觀者”的心態,要以主人翁的擔當精神參與國家治理實踐,更要把建設橫琴當作建設自己家園一樣,通過破除制度壁壘、促進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通過加速澳琴一體化格局的形成,為澳門發展打造更好的新空間,創造更有力的新動能。 展望未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深刻認識當前國際形勢的嚴峻複雜性,澳門要從更大的格局審視自身發展、以更高站位謀劃未來。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進一步增強護國愛澳意識,始終秉持“居安思危”的戰略清醒,緊緊圍繞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深度啟動“澳琴一體化”戰略引擎,把三者有機統一於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共同服務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 澳門學者同盟副會長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 澳門大學策略及規劃辦公室主任 柳智毅 詳閱: 澳門日報A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