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者稱本澳經濟大致保持穩定 促提升旅遊體驗刺激旅客消費
濠江日報 | 2025-07-05
【即時新聞】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出席“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受訪時表示,預期今年第二季經濟表現優於第一季,澳門經濟基本面大致保持穩定,但穩定之中有隱憂,期望政府加強吸引旅客來澳消費,並建議政府與工商社團、社區商戶一同合作,思考如何提升旅客在澳門旅遊消費體驗,增加消費力度及深度。

劉本立表示,第一季度澳門GDP增長1.8%,今年5月及6月份遊客增加、博彩收益及服務出口較好,預期第二季經濟表現優於第一季,但現時澳門經濟最大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主要是社區經濟收到消費外移影響,商戶生意較困難,加上房地產價格繼續向下,影響中小企業房產按揭估值甚至融資能力,亦影響居民的消費信心;在居民北上消費趨勢持續,影響社區經濟的情況下,旅客消費模式及結構亦與以往不同,旅客更著重體驗式消費,消費力度有下降趨勢,建議政府與工商社團、社區商戶一同合作,思考如何提升旅客在澳門旅遊消費體驗,增加消費力度及深度。

被問到政府大力推動“IP經濟”的成效,劉本立認為有關想法是好的,但過程中有否思考與社區團體及商戶合作,不少遊客到社區IP裝置拍照打卡就走,難帶動社區經濟,認為部分社區“IP經濟”效果強差人意,最重要的是引客入區消費才幫助到商戶,政府應想辦法與商戶合作,如授權商戶使用IP創造產品,。通過授權推出專門IP產品及紀念品等方式,提升聯動效果。

至於衛星娛樂場年底全面結業對新口岸及周邊區域商戶的衝擊,劉本立表示,留意到政府推出一系列應對措施,但認為措施需要更周全有力,不能簡單地設置集市或茶座,否則效果不一定好,要有一個整體方案,更重要的是需引導客流進入新口岸區及社區。

座談會分享環境上,劉本立與學者及社團代表圍繞“振產業多元,促區域聯通”子主題進行交流。劉本立指,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既是自身發展需要,也是經歷疫情後應對內外部形勢變化的必然選擇,且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與期望。他指出,產業結構轉型是艱辛過程,會有陣痛,中小企業和居民關注,特區政府需有充分認識,建議特區政府深入研究並儘快提出適應新形勢的經濟適度多元新規劃與政策措施,細化“1+4”規劃,結合自身優勢,制定中長期專項規劃與產業政策,檢討人才引進政策。“1+4”相關企業應創新經營模式,開發特色產品和服務,打造獨特消費體驗,把握市場機遇。而社會各界要改變被動等待思維,主動求變,堅定信心參與經濟適度多元化建設,強調此事刻不容緩,需有危機意識和居安思危思想。

詳閱: 濠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