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在暨南大學舉辦
新浪網(香港) | 2025-11-10
第五屆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在暨南大學舉辦

中新網廣州11月10日電 (記者 郭軍)第五屆粵港澳合作發展論壇近日在暨南大學舉行,來自中央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市社科院等高校與研究機構、業界代表圍繞「十四五」發展回顧和「十五五」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前景展開研討。

開幕禮上,全國港澳研究會經濟研究部主任吳煒指出,在國家新的發展戰略中,港澳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仍將得到提升,更好地發揮出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走向世界的橋樑、聯通國際的通道以及吸聚國際優質資源和優秀人才的平台作用。粵港澳合作發展要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聚焦當前亟待破解的一些問題和難點,為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助力。

暨南大學副校長顧乃華稱,「十五五」是粵港澳大灣區推進高水平協同發展關鍵階段。本次論壇以「區域合作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為核心議題,探討方向與國家戰略及灣區未來緊密相關。暨南大學將堅守辦學初心,以更開放姿態、更務實行動深度融入灣區建設,為粵港澳合作發展架橋並提供智慧支撐。

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指出,岑浩輝行政長官在今年4月份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以「北上、南下、西進、東拓」為策略,強化內聯外通,並強調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預示著「十五五」時期澳門將找準定位,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在發言研討環節,多位專家分享了研究見解。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謝國樑指出,「十五五」時期,大灣區將在國家高等教育、高端人才培養和集聚、提升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水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在新一輪內地企業「出海」戰略中,香港可以通過提供營運平台、資金融通、拓展國際市場的人才與管理等增值服務彰顯其獨特優勢。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李振國聚焦「十五五」背景下澳門的經濟狀況,提出產業協同是粵澳合作的方向,建議兩地精準規劃定位、促進澳企實體落地及法規對接,澳門特區政府應加大參與合作區事務、推進制度對接、主動引領發展方向並將橫琴深合區作為「主陣地」以推進深度融合。

中央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麗指出,中央始終高度重視港澳發展,支持其在國家整體格局中發揮獨特作用,從「支持融入」到「更好融入」,體現融入深度的提升;從項目合作到制度創新,體現融入機制的健全;從經濟領域到科創、民生、治理等多領域,體現融入範圍的拓展;從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到融入民族複興進程,體現融入定位的升維。

暨南大學經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覃成林建議,「十五五」時期粵港澳大灣區要倡導共生發展理念,引導大灣區內各城市基於國家發展全局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目標找準發展功能定位,跳出同質競爭、重覆競爭的窠臼;在市場選擇的基礎上,相機引導大灣區內各城市功能定位互補;完善交通、信息、市場、公共服務等共生發展條件;圍繞重大生產力佈局,創造共生發展著力點;從組織、政府績效考核、重大發展平台建設、協同治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共生發展機制。

論壇由暨南大學經濟學院與澳門經濟學會聯合主辦。(完)


詳閱: 新浪網(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