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居民幸福指數研究 2015 |
---|
作者/課題主持人/負責人: |
柳智毅 |
出版機構: |
澳門經濟學會、澳門理工學院 |
出版日期: |
2015-12-27 |
內容摘要/序言/編者的話: |
澳門理工學院與澳門經濟學會合作科研項目“澳門居民幸福指數研究2015”成果發佈會昨下午舉行。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表示,受經濟深度調整影響,今年幸福指數較去年跌1.4%至6.89分,為一○年進行該研究以來的新低。當中受訪者對就業環境滿意度跌幅最大,較去年跌5.7%至6.62分,促請政府做好“促經濟、重民生、穩發展”的施政方針,提升居民幸福感。 有子女者經濟壓力大 發佈會昨下午三時半假澳門理工學院博彩教學研究中心舉行。柳智毅表示,今次研究於一五年十一月中下旬利用攔截式面訪調查1,017位年滿十八歲的澳門居民,調查以0-10分作為受訪者對幸福/快樂的評價。 該研究發現,受訪者整體主觀幸福感較去年跌1.4%至6.89分,也是一○年該調查進行以來的新低。若以年齡群分佈來看,廿六至卅五歲、卅六至四十五歲、四十六至五十五歲、五十六至六十五歲等受訪者的主觀幸福感普遍下跌,特別是五十六至六十五歲跌幅最大,較去年跌0.7分至6.38分,是所有群體中最低。 有子女的受訪者主觀幸福感經歷連續三年上升後,今年首度回落4.7%至6.9分;沒有子女的受訪者主觀幸福感微升0.5%,大致保持上升趨勢。柳智毅認為,有子女的受訪者家庭經濟壓力較大,經濟深度調整,對主觀幸福感較有影響。不過,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原因有多方面,經濟前景、收入只是其中一環,當中還包括政策性影響,這方面的政策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完善空間。 就業環境滿意跌5.7% 按行業劃分,今年幸福感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教育醫療及社會服務”、“建築業”、“博彩業”,分別為7.05分、6.94分及6.87分;最低則為交通運輸業、酒店餐飲業、運輸通訊業,分別為6.67分、6.68分及6.75分。 與去年比較,今年受訪者在生活不同方面的平均滿意度普遍下跌,當中對就業環境滿意度跌5.7%至6.62分,跌幅最大;最低仍是對交通環境滿意度,較去年再跌3.6%至4.21分;對居住環境、消費/生活物價滿意度較去年分別升3.2%及3.9%至5.59分及4.84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發佈的美好生活指數體系中包括主觀幸福感的調查,對比OECD國家,今年香港、澳門、臺灣分別排第十八位、第十三位及第卅二位。 落實促經濟施政方針 過去經濟增長,但居民主觀幸福感升勢變化不大。但經濟調整,主觀幸福感立即下跌。柳智毅指出,受經濟環境下滑影響,受訪者在多個方面的滿意度普遍下跌,這種情況並非澳門獨有,其他國家或地區都面臨這問題。有見及此,各範疇需貫徹落實行政長官提出的“促經濟”的施政方針,密切關注經濟形勢變化,必要時尋求中央出臺支持澳門經濟發展的措施。倘明年中經濟仍有一至兩成調幅,就有需要中央出臺支持經濟措施。 針對居住、交通等低滿意度的環節,建議政府加快道路修建時間,提高道路使用效率;鼓勵彈性上班、上學,以及推動步行,研究及推行“自動步行系統”,減輕道路負擔;加緊處理閒置土地,優先發展公屋及其他公共設施;除填海造地,加快推動舊區重整;加強區域合作,完善基建,交通對接,提升通關便利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