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個人的幸福感,是人類一直追求的永恆價值。
全球各地近期對幸福指數越來越重視,並日漸成為全球公眾輿論的焦點。澳門自博彩專營權開放後,所創造的經濟高速增長奇蹟令世人矚目,但是社會豐裕程度提高與澳門市民幸福指數之間是否存在正相關的,已引起澳門社會各界對經濟增長的目的反思。居民幸福是建設和諧澳門的重要依托,如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人民創造幸福、提升幸福感,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澳門理工學院的鼎力支持和積極參與下,澳門經濟學會繼去年所完成的首次「澳門居民幸福指數研究」的基礎上,繼續進行跟進行研究。
二、主要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調查澳門居民幸福指數,試圖為提高澳門居民的幸福指數提出理論和實踐建議。本次研究利用攔截式面訪調查了 958 位年滿 18 歲的澳門居民。調查發現若以 0 分為十分不幸福/快樂,10 分為十分幸福/快樂。
本次研究繼續得到香港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前香港經濟學會會長何濼生教授的鼎力協助和指導,並與該研究中心基本採取類似的研究方法、問卷、同時期分別在香港和澳門進行 2011 年度的居民幸福指數電話調查。因此,港澳兩地居民的主觀幸福感可以直接進行比較。
三、主要研究發現
- 本次調查受訪者整體幸福感加權平均評價為 6.92 分,比去年的 7.03 分有所下降,但還屬於中上水平;
- 女性主觀幸福感明顯高於男性;
- 已婚或同居受訪者主觀幸福感明顯高於未婚受訪者;已婚/同居者較未婚者幸福;已婚女性又比已婚男性幸福;不過,根據調查數據,2011 年已婚受訪者的主觀幸福感較去年低,而未婚的受訪者卻高於去年;已婚有子女受訪者的主觀幸福感也同樣較去年低,而沒有子女的受訪者卻高於去年。這反映了在目前澳門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日常生活成本和壓力亦隨之而增加;(詳見相關圖表)
- 身為家庭主婦受訪者主觀幸福感顯著高於其他四類受訪者,失業/待業人士又明顯低於其他四類受訪者;(詳見相關圖表)
- 過去一年經濟情況好轉的受訪者主觀幸福感顯著高於經濟情況變差的受訪者,可見收入的改變對居民幸福感有顯著的影響,目前收入穩步提高對增加居民幸福感有一定的幫助。(詳見相關圖表)
- 居住在氹仔受訪者的主觀幸福感最高,為 7.40 分,其次為居住在南區的受訪者,平均主觀幸福感為 7.08 分;評價最低的是居住在北區的受訪者,平均主觀幸福感為 6.82 分。(詳見相關圖表)
- 教育程度對主觀幸福感正負效應並存,正效應方面,具碩士研究生學歷或以上的受訪者主觀幸福感較本科生高;而負效應方面,本科生和高中程度受訪者主觀幸福感較初中程度的受訪者低。(詳見相關圖表)
- 從事行業方面,受訪者主要集中在博彩業,其它行業受訪者分佈則較為分散。經交叉分析,從事教育醫療及社會服務業受訪者的主觀幸福感最高,為 7.36 分,而且是連續兩年平均主觀幸福感最高的行業,而今年主觀幸福感較去年高的行業主要有博彩業、建築業以及政府機構,其它行業的主觀幸福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詳見相關圖表)
- 是次調查發現,受訪者對生活不同方面的評價對其主觀幸福感有著不同的影響,影響最大前五位依次是:居住環境滿意度,家庭經濟狀況滿意度,與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滿意度以及對目前工作滿意度。(詳見相關圖表)
- 我們今年繼續與香港居民的幸福指數進行比較,本次澳門居民幸福指數總體加權平均評價為 6.92 分,換算百分制位 69.2 分,與香港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所公佈 2011 年「香港快樂指數」71.3 分相差 2.1 分。相較於去年相差 0.2 分,今年香港澳門兩地的幸福指數差距拉大。(詳見相關圖表)
四、對策與建議
本次研究在分析了影響澳門居民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後,提出了如下建議:
- 建立相關指標體系和制定「幸福政策」。
- 繼續加大力度開發人力資源、增強在職人士的幸福感。
- 鼓勵社團開辦不同活動形式家庭服務。
- 推廣多元宗教哲學文化,幫助居民有效管理個人的期望/欲望。
五、結語
主觀幸福指數是反映居民在一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指標。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是所有居民的迫切需要。
雖然說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不過幸福指數是測量居民對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滿意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重視並利用好幸福指數,有利於促進經濟與社會和諧、科學發展。澳門居民幸福感是建設和諧澳門的重要依託,是次對澳門居民幸福指數的跟進調查,幫助我們瞭解澳門居民的主觀幸福感情況及其變化,較深入地探討了影響或決定人們主觀幸福感的因素,為提高澳門居民幸福感提供了依據,期望能為特區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參考。在發展經濟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的同時,努力促進民眾生活環境的改善與精神愉悅度的提升,更好利用經濟發展的成果提升我們的幸福感。
按此下載研究報告簡介。
按此下載報告內容意見。
按此下載發佈會新聞稿。 |